B-4-A 臺中市立東山高級中學 影片中的科學探究 課程規畫表
課程名稱 | 影片中的科學探究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加深加廣選修 □補強性選修 □彈性學習 □團體活動 | ||||
課程說明 | 科技電影日新月異,藉由結合電影或影片教學媒體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及環境議題的關切、學習新知與應用。引入物理、數學、生物、地科之相關課程探究,提升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 | ||||||
授課對象 | 選課學生 | ||||||
任課老師
| 自然科教師群 | 課程時數 | 每週__1__節,共_1___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修課人數 | _30___〜__40_人 | ||||
學習目標
| 1. 知識層面— (1) 能整合學生的新舊知識,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2) 能清晰呈現討論議題,協助學生能習得重要概念、原理 2. 技能層面— (1) 能展現個人之分析、統整能力,歸納表達自我想法 (2) 能主動蒐集資料,提升閱讀能力 3. 態度與價值層面— (1) 能明白各種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增加對事件處理的判斷能力 (2) 能透過片中人際的互動,強化學生與社會關係的溝通與建立 4. 綜合層面—除了欣賞影片內容外,更因注入科學探究過程而有深刻的體會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
與其他課程內涵連繫 | 縱向 | 透過對各種科學現象的了解及討論,建立補強基礎科學能力,明白科學與生活應用之連結,有利往後自然領域之教學與吸收。 | |||||
橫向 | 1. 透過不同媒體方式的呈現,可與資訊與美學課程結合 2. 討論議題多與地球環境及污染有關,提升環境教育之重要性 3. 生物科技的應用結合醫學知識,與健康護理課程相互連結 4. 劇情多涉及人性及人際探討,與生涯輔導課程結合 | ||||||
教學方法 或策略 | 1. 講述法 2. 討論法 3. 欣賞教學法 4. 發表教學法 | ||||||
學習評量 | 個人發表、學習單分享、小組報告 | ||||||
規劃內容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影片欣賞 | 星際效應、你的名字、地心引力、絕地救援、全境擴散、生醫新藍海、猩球崛起、一公升的眼淚 | ||||||
課程知識融入 | 1. 物理--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重力場、電磁學、相對論、宇宙學 2. 化學--燃燒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氫氣的製備、水的生成與收集 3. 生物--植物學、再生醫學、基因工程、遺傳與疾病、病毒感染、公共衛生、人體的免疫、疫苗研發 4. 地科--彗星、蟲洞、黑洞、大滅絕、天文觀測、對流雲、隕石坑、地質探測、礦物與土壤 | ||||||
小組議題討論 | 1.星際效應— (1) 蟲洞是什麼? (2) 空間?時間?時空?五次元是什麼? (3) 行星不是應該繞著恆星轉嗎? (4) 為什麼被吸進黑洞不會死? (5) 為什麼一定要庫柏傳送訊息? (6) 人類可以拯救自己的袓先嗎? (7) 為什麼兩邊的時間會不一樣? (8) 五次元的生物是誰? (9) 為什麼第一顆星球上的幾個小時等於23年 2.你的名字— (1) 迪亞馬特彗星每逢1200年造訪地球,所以這顆彗星的發源地在太陽系哪裡? (2) 動畫中所畫的彗星哪裡不符合事實? (3) 夏天為什麼容易有對流雲發展? (4) 如果發現彗星即將撞上地球,有什麼方法可以避開此災害? (5) 利用星空軟體尋找近期照訪地球的彗星有哪些? (6) 望遠鏡的原理與操作 (7) 科學家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尋找隕石坑的位置? (8) 彗星獵人—David H. Levy的故事 (9) 動畫中不符合科學原理的劇情有哪些? 3.地心引力— (1) 廢棄衛星目前的嚴重性? (2) 目前可行的清除廢棄衛星的方法? (3) 一個合格太空人的生理與心理素質為何? (4) 如果你是麥特·科沃斯基,你會犧牲自己而替萊恩·史東保留可能的生存機會嗎? 4.絕地救援— (1) 人類若要在火星表面生存,需克服的生活條件是什麼? (2) 如果你是戰神三號小組成員,你會回火星救Watney嗎?請說明? (3) 若你獨自在火星表面,你如何保有求生意志? (4) 火星表面有風暴嗎?若有其可能的成因為何? (5) 影片中Watney存活需仰賴電力,他是如何取得電力? 5. 全境擴散— (1) 病原體的種類有哪些?其致病條件是什麼? (2) 赫恩塔博士在電影裡所研發的疫苗是哪一種類型的疫苗? (3) 影片中施打疫苗為哪種方式?這樣施打合不合理?其科學原理何在? (4) 在電影中疫苗未能馬上足夠供應全國,要如何分配才合理呢? (5) 劇情中疫苗的分配是使用哪一種方法?你認為合理嗎? | ||||||
探索與分享 | 透過學習單記錄課程討論,寫下個人觀點及深入思考其他可探討之議題,利用投影片製作,發表小組匯整之資料及討論結果,學習發表與交流 | ||||||
反思與回饋 | 學習單及小組報告的回饋,師生一起反思並精進 | ||||||
教學 設備需求 | 1. 公播版科學影片 2. 影音播放與投影設備 3. 相關補充之課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