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編號與 名稱 | B-5:職涯智多星,適性全方位 D-5-1 全方位產學參訪 D-5-2.職涯智多星會客室 D-5-3.適性心測專業評估 D-5-4.生涯全方位培訓營 | ||||
學生素養 (請參考107課綱(總綱)之核心素養)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107課程類型 | □彈性學習 □團體活動 █其他_各類生涯探索、參訪與傑出產學講座、適性測驗評估、專業研習、全方位培訓營 | ||
計畫 目標 (WHY) | l 說明: 計畫的緣起與重要性: 鑒於高中適性發展為目前十二年國教推行之重點,期望學生能透過「職涯智多星,適性全方位」系列活動規畫協助學生適性揚才發展所學,大學升學進路能與產業接軌。 本計畫之架構: 目標進程說明: 第一年特色宣導四項活動─全方位產學參訪、職涯智多星會客室、適性心測專業評估、生涯全方位培訓營活動內容設計與發展。 第二年繼續實施「職涯智多星,適性全方位」生涯活動,使學生自主參與各項參訪活動、職涯楷模講座之學習單與活動分享,做為修訂依據。 第三年進行推動個人製作數位與攝影型態的生涯規畫書競賽活動成果展現,期能落實生涯規畫與發展,進而評估整體成效。 l 簡明計畫目標內容 1. 以實地參訪與介紹、聆聽職涯智多星會客室互動分享,全方位認識產學世界。 2. 近距離接觸生涯傑出典範,建構高中學生對大學學術領域與產業職涯領域的探索與認識 3. 結合數位化科技與資訊,透過生涯培訓營之團體合作與資源運用、結合美感與創新製作個人數位與攝影型態的生涯規畫書,增強學生全方位生涯規劃。
| ||||
負責單位 與教師社群/ 成員名單及運作 | 一.社群名單
召集人:蘇桂慧(輔導主任) 教務主任:朱承泰 學務主任:翁文修 總務主任:施信華
社群成員: 翁瑞鎂(輔導組長) 林愛真(資料組長) 劉景興(特教組長) 李海碩(創新育成中心執行秘書) 黃照晴(高中專任輔導教師) 邱榮芳(高中專任輔導教師) 李麗娟(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黃心怡(高中英文科專任教師、高中導師) 蕭 玫(高中國文科專任教師、高中導師) 李盈瑩(代理高中專任輔導教師) 朱維媺(代理高中專任輔導教師) 二.運作方式(定期聚會,研發課程教學,組織學習,討論內容,計畫執行與檢討,社群分享與發表,其他社群互動) 會議每兩週一次於輔導室進行。 召 集 人:統整社群目標,於每次會議中訂立工作要項。 教務主任:負責課程與教學統合與彙整。 學務主任:負責活動執行流程統合與彙整。 總務主任:負責活動設施維護與協調統整。 創新育成中心執行秘書:負責相關活動影片產出與彙整。 社群成員:參與社群聚會,創新發想工作內容,持續邀請輔導室生涯規劃學科內學科外老師跨領域參與社群。 | ||||
受益對象 (需具體詳實) | 1. 直接受益對象(經費使用者) 高一、高二、高三全體學生與教師,因參訪、聆聽演講、近距離互動座談討論、參與課程工作坊、實際探索操作,大大助益生涯探索與規畫之學習效果。 原住民學生 高中體育班全體學生 2. 間接受益對象 各地區特色大學(十所以上)與傑出產業(各相關學群之傑出人士,至少十位以上,與傑出產業,至少十所以上)因參訪、演講而達到宣傳推廣之效果,增益社區總體提升。 | ||||
實施 內容與策略 (HOW) | l 說明:實踐「職涯智多星,適性全方位」計畫目標之具體作為如下─ 1. 全方位產學參訪 (1)、參訪特色大學科系,帶領全體同學與教授的對談分享,實地了解學術領域與發展。 (2)、參訪在地化與國際性的傑出產業,帶領全體同學實察食物環境與內容,建構產業職涯世界藍圖。 (3)、參訪活動前學群探索準備、活動後學習單心得分享,型塑個人生涯規畫書之架構。 (4)、帶領高中體育班參訪職涯世界與進行生涯規劃課程模式,協助體育班專才探索個人未來發展領域。 (5)、協助引導原住民學生了解各大專院校原住民專業資源之整合與運用。 2. 職涯智多星會客室 (1)、整合十八學群學者近距離與全體學生面對面互動討論各專業領域學習與未來發展方向。 (2)、結合在地資源與國際性職涯傑出人士,近距離面對面互動討論,說明職涯與產業現況,分享生涯轉折與危機因應故事。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紀錄、提問、訪問,結合數位影像的紀錄,建構學生個人生涯楷模典範。 3.適性心測專業評估 (1)、建置多元化、專業性之各項心理測驗,做為輔導人員適性發展評估之量化參考依據。 (2)、辦理專業研習活動與研討會以提升生涯輔導人員心理測驗專業評估能力。 (3)、分年級規劃實施測驗之時程計畫,以進行學生適性適齡之心理測驗,並協助學生與教師了解量化測驗之數據協助適性發展方向。 4)、帶領高中體育班參訪職涯世界與進行生涯規劃課程模式,協助體育班專才探索個人未來發展領域。 (5)、協助引導原住民學生了解各大專院校原住民專業資源之整合與運用。 4. 生涯全方位培訓營 (1)、結合社區資源、運用地區各大專院校之專業師資與設備,規劃於寒暑假期間開設各項生涯培訓課程。透過學生自主學習、實作探索、累積個人全方位能力培訓。 (2)、全方位培訓營涵蓋十八學群專業領域能力、結合學生生活美感與創新,運用數位科技課程與攝影記錄等能力記錄個人探索實作經歷。 (3)、協助高中體育班學生、原住民學生培養第二專長發展之能力,協助體育班專才、原住民生探索個人未來發展領域。 | ||||
預期效益 (需能呼應目標,是實施內容之產出) (WHAT) | 量的效益 辦理活動次數、參與人次,與辦理活動滿意度之問卷結果、學生參加數位與攝影製作個人生涯規畫書競賽結果。 質的效益 參與學生之學習單、投稿發表與活動回饋表、學生參加數位與攝影製作個人生涯規畫書競賽之作品內容,學生選組與選擇生涯校系之表現、個人面試能力之表達、美感能力之提升、自主學習動力之強化等。
預期效益之結果須與計畫目標呼應,不需要和實施策略與作為逐條對應,是實施作為的整體產出和效果。 | ||||
經費需求
| 學年度 | 資本門(仟元) | 經常門(仟元) | 合計(仟元) | |
105 | 20,000 | 394,021 | 414,021 | ||
106 | 66,000 | 220,431 | 286,431 | ||
※ 若有新購買總額超過十萬塊之設備,請提出使用效益評估表(B-2)。 | |||||
教學設備需求 (項目、用途和效益說明、經費預算) | (此部分可運用設備效益評估或說明表)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