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環境掃描分析表
項目 | 內部 | 外部 | ||||
優勢 Strengths | 劣勢 Weaknesses | 機會 Opportunities | 威脅 Threats | |||
課程規劃相關行政工作 | 已針對成立相關課程工作小組,高中所有科目均加入,運作將近一年,十分順遂 | 國中大高中小的狀況導致國中部分行政業務相當繁重,一定程度影響到了高中發展 | 運用優質化機會,可發展六年一貫課程,提供國中與高中結合延續發展機會 | 行政人力雖然已經穩定,但是多年以來,不管身心其實已經俱疲。 | ||
課程發展
| 經過課程社群發展後,所有高中科目目前幾乎皆有選修課程 | 雖然已有確定的校本選修課程、豐富的多元選修課程與臺中學課程,但尚無具有全臺知名度的指標性課程 | 透過與各校更多交流,可以知悉更多課程的設計方式 | 備多力分,目前所有資源皆相對平均地支援校內所有課程 | ||
教學活化
| 校內教學設備充足。電子白板、投影機、電子講桌、實物投影機皆一應俱全 | 雖然教學設備充足,但在多元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上相對較為不足,大多教師教法相對傳統 | 透過優質化方案,可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並融入更多的可能性 | 教師長期使用一般講述方式,改變恐怕需要時間,也不宜全面改變 | ||
學生學習
| 學生擁有良好閱讀與自習場域,並有充分閱讀素材 | 學生有時還是不太清楚未來的科系該讀什麼,導致聚焦方向不清晰 | 優質化發展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的選擇將會更多,方向隨著校園發展定調更清晰 | 學生在學習上若不知方向,則可能只會選擇看似好玩的課程修習 | ||
教師專業發展
| - 校內研習與教師擔任校外講師頻率皆高 - 校內幾乎所有教師皆有完成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級 | 校內教師發展除英文科之外,缺少具有校外公信力單位檢証 | 可透過多元選修課程的設定讓教師具有更聚焦、更專注的發展範圍 | 目前所發展的特色選修課程不一定能夠完整對應大學入學招生考試所需 | ||
| ||||||
重點發展課題 (依據SWOTs分析之綜整結果,提出學校當前最重要的發展課題) | 因應策略 (學校可依據分析結果,思考如何重振基礎、提升優勢、破除限制及找出替代作法) | 對應之子計畫
| ||||
課程發展繁多,但為了兼顧全校共好,第一期程不得不為之 | 將於本期程完成之後逐漸聚焦收斂於可推廣、可複製之特色課程上 | A-1 校本課程及多元選修 – 創新發展 B1 跨科跨領域新課程研發教師社群 C-1 107課綱核心小組專業增能與課程開發計畫 C-2 課綱專家諮詢輔導 | ||||
面對將近四千名學生,行政人員工作量負擔誠然不小 | 解決方案為本期優質化已經轉化成為全校共同進行,應可良好減輕負擔 | |||||
課程缺少外部公信力檢證 | 英文科目發展TOEIC課程,數學科目在數據分析上結合Excel分析工具,透過外部單位提升效度 | B-8 TOEIC國際證照社群
| ||||
選修課程不一定能完整呼應大學入學方向 | 將所有課程中部分切分發展可支持升學系統的選修課程,其他則可讓教學者自由發揮 | B-8 TOEIC國際證照社群 | ||||
學生不清楚未來選擇 | 透過輔導室特色課程選修,讓學子更早知道自己的生涯發展想望 | B-14 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課程 | ||||
教師長期少嘗試創新教法,改變恐不容易 | 透過部分教師課程開始,從小眾開始嘗試,並透過外部專家提供建議,協助加速改變 | B-3 與植物交朋友 B-4 影片中的科學探究 C-2 課綱專家諮詢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