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編號與 名稱 | C.破框移動力—多元場域學習計畫 C-1: 標靶式的奇蹟 | ||||
學生素養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107課程類型 | █彈性學習 □團體活動 □其他_________ | ||
計畫 目標 (WHY) | l 說明: 因應107課綱的實行,以特色課程標靶式的方式指導。 本計劃依照107課綱基本理念『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對於後5%的學生,能有更多的資源給予協助與關懷。 以學期成績做為前測成績依據,針對學生學習困難之問題解決後,再以下一次成績做為後測成績依據,並以此來比較出成果與效益。 l 簡明計畫目標內容 聘請校內、外教師及專家學者,先對特色課程之學生進行診斷測驗,而後針對該生學不會、不懂、不理解處,進行標靶式教學。除此之外,學生更可以針對自己不瞭解的地方,回家後於線上進行開放課程的學習,比較不同教師的不同教法與解題技巧。並且因為透過數位學習混成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系統,能有效增進學習效能,並針對有問題的區塊進行標靶式教學,增進學習自信心。 | ||||
負責單位 與教師社群/ 成員名單及運作 | (參學校基本資料表 X-3) 一.語文社群、數學社群、標靶式特色課程教師社群 二.運作方式(以課後時間留下,由校內教師以小班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特色課程部份,透過混成學習方式加強理解與解構與統整,不涉及到其他課業或作業) | ||||
受益對象 (需具體詳實) | 同時符合下列二種情形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 1.具有下列身分之一者: (1)原住民學生。 (2)身心障礙人士子女及身心障礙學生。 (3)低收入戶家庭學生及免納所得稅之農工漁民子女。 (4)失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及特殊境遇婦女之子女。 (5)外籍、大陸及港澳配偶子女。 (6)其他經學校輔導單位認定有需要扶助之學生。 2.具有下列學習情形之一者: a.自覺數學、英文及理化科目需要混成式學習的學生。 b.學科成績在年級後百分之十的學生。 | ||||
實施 內容與策略 (HOW) | l 說明:實踐計畫目標與具體作為。 (1)聘請校內、外教師及專家學者,先對特色課程之學生進行診斷測驗,而後針對該生學不會、不懂、不理解處,進行標靶式教學,學生可結合學校數位學習系統,採混成式教學方式,教室實體教學與虛擬數位學習兼重,於放學後同步與非同步學習併行。 (2) 期初辦理調查符合學習條件的學生,104學年高一採入學會考成績統計分析評核、高二、高三採定期評量學習成效評核。 (3) 統計分析本校學生弱勢族群多元性,包括原住民、低收入戶、單親、隔代教養等弱勢族群,整體區分為學習型學生、經濟型學生二類。 (4) 針對學習型對象,辦理診斷式學習評量分析工作坊,確認學生學習困境。 (5) 依據評量分析工作坊確認「學習成就類型」學生問題點及各科學習困難單元,以標靶式小單元主題作為教學內容,辦理數學、英文及理化科特色教學。 (6) 辦理學習方法講堂及各項學習輔導研習,協助學生瞭解自我特質,改善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意願及學習方法。 (7)本年度將優先結合均一教育平台、K12 Camdemy、與信望愛基金會所發展之Wonder Exchange三平台提供學生使用。以最多元的數位內容與學習方式,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習者。 1.行動策略:建立學習成就低落學生資料,安排教學人員,以最適當的教學方法,提供標靶式學生教學方案,並定期檢核學生學習情形,以回饋修正計畫內容。 2.教學人員:本校教師、他校退休教師、具高中教師資格或實習教師。 3.辦理方式:利用課餘時間辦理、晚自修時間或週日時間辦理。 4.結合學校數位學習系統,採混成式(Blended Learning)教學方式,教室實體教學與虛擬數位學習兼重,同步與非同步學習併行。 | ||||
預期效益 (需能呼應目標,是實施內容之產出) (WHAT) | 1. 量的效益:參與學生,均能有所精進。 2. 質的效益:參與者的成績,能明顯展示在下一次的學習評量上,使學生在學習上更具有自信並達到『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 3.本校已有多元的學習平台建構,除去校內自有的數位學習平台外,更有與外部單位合作習慣使用的許多學習平台,對於各平台中所具有的功能與課程內容皆相當熟悉,可迅速引導學習者針對自己學習上有所困難的部分進行學習,以達標靶式特色教學的優點。 | ||||
經費需求
| 學年度 | 資本門(仟元) | 經常門(仟元) | 合計(仟元) | |
105 | 382 | 0 | 382 | ||
※ 若有新購買總額超過十萬塊之設備,請提出使用效益評估表(B-2)。 | |||||
教學設備需求 (項目、用途和效益說明、經費預算) | 無設備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