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黑蚊防治

討人厭的小黑蚊 
 
容易滋生小黑蚊的竹林
容易滋生小黑蚊的竹林

文‧圖/劉藍玉

 

每次到公園、樹林或荒地附近,都很容易被一群小小的黑色昆蟲騷擾,手腕和腳踝是他們最喜歡攻擊的部位。被他們叮咬後,不但搔癢難忍,還會腫起很多大大小小的包包。可是他們的數量很多,打完一群又來一群,真的很討厭!簡直就是對我們到戶外走走的興致,潑了一大盆冷水。

 

這些掃興的小昆蟲,就是小黑蚊,閩南話俗稱「黑微仔」或「烏微仔」,也有人叫牠「小金剛」。雖然名稱中有個「蚊」字,但小黑蚊並不是蚊子,而是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鋏蠓屬(Forcipomyia)、蠛蠓亞屬(Lasioheles)的衛生害蟲。

 

小黑蚊在臺灣地區的勢力範圍幾乎已經從台灣中部和東部蔓延到全台各地,其中又以花蓮縣秀林、壽豐、太昌、福興、新城及瑞穗臺中縣市大坑、太平及霧峰南投縣集集、名間、鹿谷、水里及竹山雲林縣古坑嘉義市臺南縣歸仁、關廟、仁德及龍崎等地較為嚴重。

 

像蚊子一樣,小黑蚊必須吸食哺乳動物血液才能繁殖後代,所以也只有雌成蟲才會吸食人血。由於蟲體微小,受害者往往不易察覺,所造成的紅疹常持續數日,嚴重時症狀可以持續10天以上。

 

小黑蚊的幼蟲以腐植質青苔藻類為食,所以母蚊也以充滿這類食物的環境,為主要的產卵目標,像是竹林灌木叢、雜草叢、果園、蔗園、茶園、檳榔園邊緣地帶等處,而成蟲當然也以這一類環境為主要的活動範圍。

 

小黑蚊平均壽命約一、兩月,而母蚊白天吸血的時間則是從上午八點到黃昏,其中又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為活動高峰期。成蟲的活動範圍一般距離地面不超過兩公尺,大約是一個人的高度,而棲地500公尺半徑範圍內,都是其主要的活動地區。

 

小黑蚊的孳生場所範圍廣泛,目前諸多防治措施都尚未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效,實施全面性的徹底防治也不容易。不過還是有一些可以參考的作法,像是整頓環境、做好個人防護、裝紗窗紗門,以及利用藥劑防治。

 

 

 
 
 
 
相關連結
相關檔案
  • 認識小黑蚊.wmv 
  • 小黑蚊的危害.wmv 
  • 小黑蚊棲群調查.wmv 
  • 小黑蚊的防治.wmv 
  • 討論.wmv 
 
 
 
 
 
你覺得這篇文章?
 
 

 

請以半形逗號分隔每個標籤,例如:青蛙,農田
 
 
 
 
 
 0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