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認識環境教育

 

()基本理念

環境教育緣起於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開始了對環境教育的關切與研究,而後經歷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及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提出了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使環境教育成為世界公民必備的通識,也是國際共負的責任。

界定人與自然間互動關係的環境典範,漸漸由生態環境的保育擴充至整個社會及政治制度的改變;對科技及經濟發展,已由絕對信賴改變為有條件的接受;就時空而言,則從現今的環境保護延伸到關切我們下一代的生活環境,進而追求永續的發展;對自然的價值觀則由人類中心的利我想法,轉化為欣賞自然,接受萬物存在本身的價值。

「環境教育是概念認知和價值澄清的過程,藉以發展瞭解和讚賞介於人類、文化、和其生物、物理環境相互關係所必需的技能和態度。環境教育也需要應用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環境教育的教育目標含: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而環境教育的實施原則包含:整體性、終身教育、科際整合、主動參與解決問題、世界觀與鄉土觀的均衡、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

 

 

()課程目標

(1)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 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2)環境概念知識內涵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生態設計)。

(3)環境倫理價值觀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4)環境行動技能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5)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分段能力指標 


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

4-3-2 能客觀中立的提供各種辯證,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正。

4-3-3 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

4-3-4 能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解決環境問題的可行策略。

4-3-5 能運用科學工具去鑑別、分析、瞭解周遭的環境狀況與變遷。

(5) 環境行動經驗

5-3-1 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5-3-2 具有參與地區性和國際性環境議題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的經驗。

5-3-3 組織學校及社區的環境保護、關懷弱勢族群活動。

5-3-4 能與同僚組成團隊採民主自治程序進行學習與規劃解決環境議題。

 

()環境教育融入七大學習領域與十大基本能力之對應表

 (1)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語文

(國語文)

E-3-4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成比較閱讀的習慣。

2-3-1】【4-3-1

 (2)欣賞、表現與創新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自然與

生活科技

察覺小動物、小花小草的可愛。

能欣賞生活中、石頭、雲…等所各具的特性。

能欣賞生命成長、物質變化等自然現象的奧妙。

能體認生物之間、人與生活環境之間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生態法則。

1-3-1

藝術與人文

2-1-6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旋律、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2-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1-3-1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健康與體育

7-3-5提出個人、社區及組織機構為建造更健康的環境所擬定的行動方案與法規。

3-3-2

(4)表達、溝通與分享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自然與

生活科技

1-4-5-6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4-3-24-3-4

藝術與人文

2-1-6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旋律、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1-3-1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藝術與人文

2-3-7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1-3-1

健康與體育

7-1-5體認人類是自然環境中的一部分,並主動關心環境,以維護、促進人類的健康。

3-3-13-3-2

綜合活動

3-2-3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3-3-2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3-4-2關懷世人與照顧弱勢團體。

3-3-2

(6)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社會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3-3了解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有所不同的原因。

9-3-1闡述全球生態環境之相互關連以及如何形成一個開放系統。

9-3-4列舉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

9-4-6討論國際組織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

9-4-7關懷全球環境和人類共同福祉,並身體力行。

2-3-22-3-3

3-3-3】【4-3-3

5-3-25-3-4

藝術與人文

2-1-7參與社區藝術活動,認識自己生活環境的藝術文化,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2-2-8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了解自己社區、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

3-3-2

綜合活動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4-2-4舉例說明保護及改善環境的活動內容。

1-3-6了解自己與家庭、社區環境的關係,並能說出自己的角色。

5-3-1

5-3-25-3-3

 

(7)規劃、組織與實踐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自然與

生活科技

6-3-3-1能規劃、組織探討活動。

 

4-3-34-3-4

5-3-15-3-2

5-3-35-3-4

藝術與人文

2-2-6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

1-3-1

健康與體育

5-3-3規劃並演練緊急情境的處理與救護的策略和行動。

5-3-4】【5-3-1

(8)運用科技與資訊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社會

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

8-3-1探討科學技術的發明對人類價值、信仰和態度的影響。

8-3-2探討人類的價值、信仰和態度如何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

8-4-1分析科學技術的發明與人類價值、信仰、態度如何交互影響。

8-4-2分析人類的價值、信仰和態度如何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

8-4-3評估科技的研究和運用,不受專業倫理、道德或法律規範的可能結果。

2-3-1】【2-3-2

2-3-3】【3-3-3

 (9)主動探索與研究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藝術與人文

1-4-2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3-1

自然與

生活科技

探索一個現象時,能觀察變化的過程、思考其可能的原因。

能運用觀察、測量、蒐集資料、比較異同、歸類與解釋資料等科學技能,做有計畫的探索。

4-3-14-3-2

4-3-34-3-4

健康與體育

2-1-2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到食物的質與量並探討影響飲食習慣的因素。

7-2-5調查、分析生活周遭環境問題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7-2-6參與社區中環保活動或環保計畫,並分享其獲致的成果。

7-3-4分析人類行為如何改變全球環境,並探討環境改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3-3-1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學習領域

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可融入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社會

1-3-9分析個人特質、文化背景、社會制度以及自然環境等因素對生活空間設計和環境類型的影響。

1-3-10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1-4-2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

6-4-4舉例說明各種權利(如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財產權、生存權、自由權、機會均等權、環境權及公民權等)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

9-4-5舉出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分析其因果並建構問題解決方案。

8-4-6了解環境問題或社會問題的解決,需靠跨領域的專業彼此交流、合作和整合。

2-3-12-3-3

3-3-23-3-3

4-3-25-3-2

健康與體育

7-3-5提出個人、社區及組織機構為建造更健康的環境所擬定的行動方案與法規。

5-3-15-3-2

5-3-3

綜合活動

4-4-2分析人為和自然環境可能發生的危險與危機,擬定並執行保護與改善環境之策略與行動。

5-3-15-3-2

 資訊來源:國民教育社群網

跳至網頁頂部